首页 临床案例 其他案例 详情
其他案例
自体颅骨修补综合管理建议
发布时间:2025-03-11 10:44:01

01 背景

成人创伤性颅骨缺损(以下简称:颅骨缺损)是由于凹陷性粉碎性颅骨骨折、开放性颅脑损伤、重型闭合性颅脑创伤合并难治性颅高压而行去骨瓣减压术等所致。较大范围的颅骨缺损患者因大气压使局部头皮下陷,可导致颅内压失衡、脑组织移位以及大脑半球血流量减少和脑脊液循环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痛、眩晕、易激惹、癫痫、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不适感和各种精神障碍。颅骨成形术不但能够修复颅骨缺损、恢复患者的头颅外貌和保护功能,还能有效地恢复正常脑脊液动力学和大脑皮质血流灌注,有利于减少颅内并发症,有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2016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发表《创伤性颅骨缺损成形术中国专家共识》,其中明确了颅骨缺损成形术的手术指征:颅骨缺损直径>3cm、颅骨缺损有碍美观、颅骨缺损有相关的临床症状者,如头晕、头痛等症状或心理负担影响生活与工作;而颅骨缺损成形术的手术时机则提到如无手术禁忌证,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提倡早期行颅骨成形术。2018年由世界神经外科学会联盟发表的《颅脑创伤后颅骨成形术专家共识》,其中也提到早期和晚期修补的定义是完全人为的,但这种划分至少有助于临床上对标目的和研究的需求,颅骨成形可能改善神经功能,早期颅骨成形能够进一步加强这种效果。部分患者颅骨缺损成形术后都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其中常见有:头皮下积液、切口或颅内感染、骨吸收、颅内出血、脑脊液漏、癫痫和皮瓣坏死等,这些术后并发症通常是多因素造成,包括患者因素、手术操作因素以及术后护理因素等,其中患者因素则包括年龄、基础病等,手术操作因素包括颅骨缺损面积、术中临床操作技巧等,术后护理因素则包括术后感染控制、有无定期复查随访等。因此需术前充分评估,把握最佳回植窗,同时提升手术操作技巧,以及注意术后护理对颅骨缺损成形术后并发症预防尤其重要。


02 还纳管理

术前评估颅骨缺损成形术术前充分准备,根据必要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制定设计出准确周密的手术方案和策略。术前根据CT影像,若发现脑室扩张,可在回植当天释放脑脊液来满足术中骨瓣还纳条件。如果头皮凹陷厉害,多是由一期去骨瓣和二期回植间隔过长导致,在二期行回植术时,可于帽状腱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因盐水张力作用而钝性分离,大大减少硬脑膜损伤概率,同时可减少出血)。另外,通过体位调节也可调整骨窗状态,如:术前1~3d采用平卧位,加强静脉注射渗透剂,可使骨窗处头皮瓣平骨缘。另有研究表明,术前半小时抗生素预防,可显著降低术后的感染风险。



术中管理术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沿原切口入路,尽量减少电刀使用,尽可能减少因切口血供差而导致愈合不良、感染等发生,以手术刀分离为主,避免对患者局部分离组织产生热损伤。头皮萎缩和头皮变薄的患者尽量少用或不用电刀,采用手术刀锐性分离。术中适度止血,用双极点状精确止血,建议小血管功率使用6W左右,大血管功率使用12W左右,每次电凝时间为0.5秒,建议间断电凝,能有效防止镊子与组织或焦痂的粘连。


分离硬膜时,避免过度碳化硬膜上血管,如果发生硬膜破损则需严密修补。术中需彻底仔细分离骨窗边缘,显露颅骨缺损周边正常颅骨,适当分离骨窗边缘增生软组织。分离颞肌时尽量避免使用单极电刀,避免颞肌电灼损伤血供减少而萎缩。使用电刀和双极电凝时以生理盐水间断冲洗,目的是保持组织潮湿无张力,减少热损伤。暴露骨窗后,若脑组织膨出厉害,首先抬高体位,然后应用渗透剂滴注,如果效果不明显,可释放蛛网膜下腔脑脊液,若还是不明显,则采用脑室穿刺引流释放脑脊液,或者行脑室腹腔分流。


术中自体颅骨骨瓣打孔时,孔径过大、数量过多会增加骨吸收的概率。在对硬膜进行多点悬吊时,应使用不可吸收缝线,需确保骨瓣中央的脑膜区域适当悬吊,预防血液渗出大于吸收而导致硬膜塌陷,最终形成积液,压迫患者脑组织造成继发性伤害。术中勤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冲洗术区有助于预防术后感染。


骨瓣还纳后,需进行颞肌复位重建,恢复其解剖结构。颞肌与帽状腱膜缝合线采用不可吸收缝线,避免出现颞肌挛缩,如果颞肌固定前出现挛缩,垂直于牵拉力的方向间断划开颞肌筋膜,以达到部分松解减张的效果。缝合完皮下筋膜层时,用注射器吸入生理盐水,通过引流管注射三到四管于皮下,清洗预防感染,再负压抽吸包扎,预防术后积液。术后常规给予抗癫痫药物预防癫痫发作,及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03 术后建议

拆线一个月后方能洗头,保持手术部位的皮肤清洁卫生,勿抓破修补部位皮肤防止感染,避免外力撞击颅骨修补处。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生活应有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可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进食富含高蛋白、维生素及粗纤维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咖啡、浓茶,以促进颅骨的生长愈合。癫痫病人应定期服用抗癫痫药物,不能单独外出、登高、游泳等,以防意外。


参考文献

[1] 陶爱玲,等。注水法分离帽状腱膜在颅骨修补中的临床应用吴建阳。中国卫生标准管理CHSM 2

[2] Jung Hwan Lee1, Chung Kee Chough2, et al.Bone Flap Changes after Cranioplasty Using Frozen Autologous Bone Flaps: A 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Reconstruction Study,2019,Nov;60(11)

[3] 周军格,等。数字成型钛网颅骨修补后的皮下积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

[4] 梁松林,等。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21

[5] 费喜峰,等。聚醚醚酮材料在大骨瓣去除术后颅骨修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3

[6] 朱留鑫,等。颅骨修补术中应用单极电凝和手术刀片分离颞肌皮瓣的效果比较。临床医学,2023

[7] 田志华,等。去骨瓣减压术后合并脑膨出早期颅骨修补策略。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20

[8] 周军格,等。数字成型钛网颅骨修补后的皮下积液。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9] 张虎庭,等。加压包扎基础上联合负压吸引对颅骨修补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效果探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

[10] 汤宏,等.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治疗策略(附158例报道)。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7

[11] Paredes I, Lagares A, San-Juan R, et al. Reduction in theinfection rate of cranioplasty with a tailored antibiotic prophylaxis:a nonrandomized study[J]. Acta Neurochir (Wien), 2020, 162(11):2857-2866.

[12] 姚舜,等。聚醚醚酮及钛网用于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1

[13] 王一明,等。颅骨修补材料三维数字化塑形聚醚醚酮、钛网临床应用优势的比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2

[14] 张勇,等。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交通医学,2018[15] 余钻标,等。体位准备及硬脑膜悬吊对降低重度颅骨缺损修补术后早期并发症的探讨。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5[16] 周海,等。颅脑损伤患者颅骨修补术后继发硬膜外积液的危险因素研究。海军医学杂志,2023[17] 王璨,等。数字化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分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8] 赵菲菲,等。钛网颅骨修补术失败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

[19] 乔梁,等。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的聚醚醚酮修补材料行颅骨成形术的临床观察。创伤外科杂志,2019

[20]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培训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颅脑创伤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颅脑创伤修复学组。中国成人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标准技术专家共识。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20

[21] 赵卫良,等。颅骨成形术后颅内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20

[22]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小儿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甘露醇治疗颅内压增高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杂志,2019

[23] 张晓亮,等。去骨瓣减压术后顽固性脑膨出的 4 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分析。创伤外科杂志,2018

[24] 中华神经外科学会神经创伤专业组,中华创伤学会神经损伤专业组,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创伤性颅骨缺损成形术中国专家共识。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6

[25]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Meeting on the Role of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the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cta Neurochirurgica (2019) 161:1261–1274

[26]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培训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颅脑创伤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颅脑创伤修复学组。中国成人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标准技术专家共识。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20



Employee login
员工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