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临床案例 其他案例 详情
其他案例
辐射灭菌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25-03-21 13:11:23

在医疗领域,无菌环境的保障是确保患者安全、预防交叉感染以及提升治疗效果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任何微小的微生物污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后果,因此,医疗机构对于灭菌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极为严格。辐射灭菌,作为一种先进的物理灭菌方法,凭借其高效、环保无污染、操作简便以及适用范围广泛等诸多优势,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推崇。本文旨在综述辐射灭菌技术在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情况,深入剖析其独特优势,以期为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一、辐射灭菌的基本原理

辐射灭菌是利用电离辐射杀死大多数物质上的微生物的一种有效方法。用于灭菌的电磁波有微波、紫外线(UV)、X射线和γ射线等。它们都能通过特定的方式控制微生物生长或杀死微生物。例如微波可以通过热产生杀死微生物;紫外线使DNA分子中相邻的嘧啶形成嘧啶二聚体,抑制DNA复制与转录等功能,杀死微生物;X射线和γ射线能使其它物质氧化或产生自由基(OH·H)再作用于生物分子,或者直接作用于生物分子,打断氢键、使双键氧化、破坏环状结构或使某些分子聚合等方式,破坏和改变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从而抑制或杀死微生物。


二、辐射灭菌的灭菌机制

1、直接作用电离辐射可以直接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酶等对生命有重要意义的大分子,通过打断氢键、使双键氧化、破坏环状结构或使某些分子聚合等方式,破坏或改变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2、间接作用电离辐射也可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水分子,引起水的电离和激发,产生自由基和对生物起化学腐蚀作用的活性分子。这些自由基和活性分子能与细胞内的大分子化合物作用,使之变性失活,从而破坏微生物。


三、辐射灭菌的临床应用

1、医疗产品灭菌辐射灭菌是美国FDA认可的医疗用品终端灭菌方法,能有效杀死包括炭疽在内的细菌和病毒。在医疗器械领域,手术器械、植入物、一次性医疗用品等需要极高的无菌标准。辐射灭菌以其穿透力强、灭菌彻底且不破坏物品原有性能的优势,成为这些关键医疗用品的首选灭菌方式。例如:同种异体肌腱、同种异体骨、自体颅骨等。



2、药品灭菌在制药行业,一些药品成分复杂,对热敏感,传统的湿热灭菌法可能会导致药品失效或变性。而辐射灭菌则能在不改变药品理化性质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灭菌,保障药品质量。例如,维生素、抗生素、激素、生物制品、中药材和中药方剂等都可以通过辐射灭菌进行处理。


3、医疗用品灭菌除了医疗器械和药品,辐射灭菌还广泛应用于医用敷料、纱布、手套等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灭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使用传统的灭菌方法处理医疗物资时,灭菌周期通常在7~14天,而采用辐射灭菌工艺的灭菌周期甚至可以控制在1天以内,大大提高了医疗物资的供应效率。


4、食品与农产品灭菌在食品行业,尤其是需要长期保存且对热敏感的食品,如脱水蔬菜、调味品、某些即食食品等,辐射灭菌不仅能延长保质期,还能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和营养价值。此外,农产品保鲜及食品安全方面,辐射灭菌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5、其他领域灭菌辐射灭菌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及化妆品灭菌、高分子材料辐照交联等领域。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拓展。



四、辐射灭菌的优势

1、高效灭菌辐射灭菌能够在短时间内杀灭包括细菌、病毒在内的各种微生物,尤其对一些对常规灭菌方法具有抗性的微生物效果显著。它直接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蛋白质、核酸、酶等大分子,破坏或改变其结构,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同时,电离辐射还能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水分子,通过产生自由基和活性分子来破坏微生物。

2、无污染、无残留辐射灭菌过程中不会引入任何化学物质,也不会在产品上留下任何残留物,避免了二次污染的风险。这种无残留的特性使得辐射灭菌在医疗、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操作简便、节约能源辐射灭菌可以在常温下操作,不需要加热,因此能够节约大量能源。同时,辐射灭菌工艺易于控制,且易于实现工业化连续操作,适合大规模生产。这种操作简便、节约能源的特点使得辐射灭菌成为一种高效、经济的灭菌方式。

4、适用范围广辐射灭菌技术不仅适用于医疗器械和药品,还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农业残留等多个领域。

5、安全性与法规关于辐射灭菌的安全性,多部相关法规明确要求必须在辐照产品的外包装上明确标注这一信息。同时,国内外多个权威机构经过长期研究证明,在规定剂量下辐照的产品是安全无害的,不会增加患癌风险。这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保障,也促进了辐射灭菌技术的广泛应用。

6、保持物品性能辐射灭菌不会破坏被灭菌物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特别适用于对热敏感或无法耐受高温高压蒸汽灭菌的敏感物品。这种保持物品性能的特点使得辐射灭菌在医疗、电子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医疗领域,手术器械、植入物、一次性医疗用品等需要极高的无菌标准,辐射灭菌以其穿透力强、灭菌彻底且不破坏物品原有性能的优势,成为这些关键医疗用品的首选灭菌方式。

7、穿透能力强辐射灭菌能够穿透包装材料和物品内部,确保物品各个部分都能受到均匀的灭菌处理。这种穿透能力强的特点使得辐射灭菌在处理复杂形状和多层包装的物品时具有显著优势。

8、时间短辐射灭菌的灭菌时间相对较短,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是在疫情等紧急情况下,辐射灭菌技术能够迅速处理大量医疗用品,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

辐射灭菌技术凭借其高效、无污染、适用范围广泛等优势,在临床应用中日益凸显其重要性。当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并成功提供了可靠的无菌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持续提升,辐射灭菌技术正展现出愈发广阔的应用前景。展望未来,辐射灭菌技术势必将朝着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化的方向迈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科技的持续驱动下,辐射灭菌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同时,我们也将持续关注该技术的最新动态,为推动其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我们的力量。


文献引用


[1]Islam MM, Sharifi R, Mamodaly S, Islam R, Nahra D, Abusamra DB, Hui PC, Adibnia Y, Goulamaly M, Paschalis EI, Cruzat A, Kong J, Nilsson PH, Argüeso P, Mollnes TE, Chodosh J, Dohlman CH, Gonzalez-Andrades M. Effects of gamma radiation sterilization on the structur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decellularized corneal xenografts. Acta Biomater. 2019 Sep 15;96:330-344. doi: 10.1016/j.actbio.2019.07.002. Epub 2019 Jul 5. PMID: 31284096; PMCID: PMC7043233.

[2]Valente TA, Silva DM, Gomes PS, Fernandes MH, Santos JD, Sencadas V. Effect of Sterilization Methods on Electrospun Poly(lactic acid) (PLA) Fiber Alignment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6 Feb 10;8(5):3241-9. doi: 10.1021/acsami.5b10869. Epub 2016 Jan 27. PMID: 26756809.

[3]Sant NJ, Proffen BL, Murray MM. Effects of radiation dose and nitrogen purge on collagen scaffold properties. J Biomater Appl. 2022 Jan;36(6):1011-1018. doi: 10.1177/08853282211047683. Epub 2021 Oct 4. PMID: 34607497.

[4]Tüfekci K, Kayacan R, Kurbanoğlu C. Effects of gamma radiation sterilization and strain rate on compressive behavior of equine cortical bone. J Mech Behav Biomed Mater. 2014 Jun;34:231-42. doi: 10.1016/j.jmbbm.2014.02.004. Epub 2014 Feb 10. PMID: 24607761.

[5]Silindir M, Ozer Y. The effect of radiation on a variety of pharmaceuticals and materials containing polymers. PDA J Pharm Sci Technol. 2012 Mar-Apr;66(2):184-99. doi: 10.5731/pdajpst.2012.00774. PMID: 22492603.

[6]钱虹,储云高.无菌医疗器械注册审评中对灭菌资料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9,43(05):362-364+383.

[7]石亮.60Co-γ射线和电子束对细胞工厂辐照灭菌及使用效果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

[8]义捷,戴霞.腔镜器械灭菌方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44-45.DOI:10.15912/j.cnki.gocm.2013.29.021.

[9]黄峥.中心静脉导管辐射灭菌剂量设定和辐射适应性系统研究[D].苏州大学,2011.

[10]徐文.医疗产品辐射灭菌剂量设定和灭菌后生物相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

[11]彭国光,吴俊伟,陈巨峰,等.深冻辐射灭菌同种异体大块下颌骨移植的临床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1,(03):215-217.

[12]刘雪琴,金芳华,杨新霞,等.医疗用品电离辐射消毒灭菌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02):43-44.

[13] 陈大农,傅俊杰.医用手套和缝合线辐射灭菌效果及对材料质量的影响[J].浙江预防医学,2000,(10):5-6.DOI:10.19485/j.cnki.issn1007-0931.2000.10.003.






Employee login
员工登录